成交量加权平均价

业务意义

VWAP 反映了一段时间内成交量加权的平均交易价格,是机构投资者评估交易执行质量的重要基准,能够识别大资金的真实成本区域。

计算公式

典型价额 =((最高 + 最低 + 收盘)/3)* 成交量

VWAP= 典型价额 [1-n:0].sum()/ 成交量 [1-n:0].sum()

加权机制说明

1. 加权原理:

  • 基本公式: VWAP = Σ(价格 × 成交量) / Σ(成交量)

  • 权重定义: 每个价格点的权重 = 该点成交量 / 总成交量

  • 数学表达: VWAP = Σ(价格 _i × w_i), 其中 w_i = volume_i / total_volume

2. 权重特性:

  • 自动调整: 成交量大的价格点权重自动增加

  • 实时更新: 新数据点加入时所有权重重新计算

  • 无主观参数: 权重完全由市场成交量决定

3. 业务意义:

  • 机构成本: 反映大资金的平均建仓成本

  • 市场共识: 成交量加权的市场公平价格

  • 执行基准: 机构交易的执行质量参考

核心使用场景

1. 机构交易执行质量评估

  • 执行价格 < VWAP:买入执行良好

  • 执行价格 > VWAP:卖出执行良好

  • 接近 VWAP:平均执行水平

2. 日内交易支撑阻力识别

  • 价格 > VWAP:看涨,VWAP 作为动态支撑

  • 价格 < VWAP:看跌,VWAP 作为动态阻力

  • 价格围绕 VWAP:震荡整理

实际交易案例

案例 1:机构建仓成本分析

情境:某基金公司需要建仓某科技股 100 万股

时间:2024 年 1 月 15 日全天

操作过程:

09:30-10:00:试探性买入 20 万股,均价 150.20 元

10:00-11:30:主力买入 50 万股,均价 150.80 元

13:00-14:30:完成剩余 30 万股,均价 151.20 元

VWAP 分析:

- 当日 VWAP = 150.85 元

- 基金平均成本 = (20×150.20 + 50×150.80 + 30×151.20) / 100 = 150.76 元

- 执行质量:成本低于 VWAP 0.09 元,节省 9 万元

结论:执行质量优秀,低于市场平均成本

案例 2:日内交易突破策略

情境:某日内交易员观察某商品期货

时间:2024 年 2 月 20 日

价格行为:

09:00-10:30:价格在 VWAP 下方震荡,均价 4520 元

10:45:价格放量突破 VWAP(4535 元),成交量放大 3 倍

10:45-11:30:价格在 VWAP 上方企稳,VWAP 转为支撑

交易操作:

10:46:在 4540 元买入开仓

11:15-14:00:价格在 VWAP 上方运行,持有

14:30:价格回落至 VWAP 附近,在 4555 元平仓

结果:获利 15 点,VWAP 提供明确支撑参考

案例 3:均值回归交易

情境:某股票因突发消息大幅高开

时间:2024 年 3 月 5 日

价格走势:

09:30:开盘价 128 元,大幅高于前日 VWAP(122 元)

09:30-10:00:价格在 126-128 元震荡,但成交量萎缩

10:15:价格开始回落,向 VWAP 靠拢

11:00:价格跌至 123.5 元,接近 VWAP

交易操作:

09:45:在 127 元做空,止损 128.5 元

11:00:在 123.8 元平仓,获利 3.2 元 / 股

关键洞察:价格大幅偏离 VWAP 且无量支撑,高概率回归

案例 4:VWAP 假突破识别

情境:某 ETF 看似突破 VWAP,但实为假信号

时间:2024 年 1 月 28 日

价格行为:

13:00:价格从 4.55 元快速拉升突破 VWAP(4.58 元)

13:05-13:15:价格在 4.59-4.60 元窄幅震荡

13:20:成交量急剧萎缩,价格回落至 VWAP 下方

13:30:确认假突破,价格跌至 4.56 元

避坑要点:

- 突破时成交量不足前期的 50%

- 价格未能站稳 VWAP 超过 15 分钟

- 缺乏后续买盘支撑

结果:避免追高损失,识别假突破信号

使用要点总结

1. VWAP 加权机制要点:

  • 自动权重:每个价格点的权重 = 该点成交量 / 总成交量

  • 无需设置:权重系数由市场成交量自然决定

  • 业务逻辑:成交量越大的价格越能代表市场真实成本

2. 核心应用场景:

  • 机构基准:评估大额交易执行质量

  • 日内交易:动态支撑阻力位

  • 均值回归:价格偏离 VWAP 时的交易机会

  • 趋势确认:VWAP 突破的方向确认

3. VWAP 交易核心要点:

  • 理解本质:VWAP 是成交量加权的市场平均成本,不是技术指标

  • 多重应用:既是执行基准,也是支撑阻力,还是均值回归锚点

  • 必须确认:所有信号都需要成交量和时间确认

  • 组合使用:与其他指标结合提高胜率

  • 严格风控:VWAP 本身不提供买卖点,需要明确的进出场规则

4. 最佳实践:

  • 机构交易:以 VWAP 为基准评估执行质量

  • 日内交易:以 VWAP 为动态支撑阻力

  • 摆动交易:结合 VWAP 偏离度做均值回归

  • 风险控制:VWAP 突破作为止损参考

VWAP 的成功应用关键在于理解其作为 "市场平均成本" 的本质,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整的交易体系。VWAP 通过成交量加权,提供了比简单移动平均更准确的市场平均成本参考,是机构交易和日内交易的重要工具。

实现代码

指标参数:

y

VWAP 输出列名

n

周期,缺省 25

函数代码:


A

B

1

func VWAP(A,$y, n)

=A.derive@o((最高 + 最低 + 收盘 )/3* 成交量: 典型价额)

2


=A.run(典型价额 [1-n:0].sum()/ 成交量 [1-n:0].sum():${y})

3


=A.alter(;典型价额 )

举例:

调用脚本计算浦发银行 2024 年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


A


1

/计算出源数据

2

=A1.derive(:VWAP)

/增加要返回的指标字段

3

=VWAP (A2,VWAP, 25)

/调用函数计算指标

运行效果:

..